新闻资讯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新闻

医养机构为何深陷 “衔接难”?传统模式的 4 大痛点亟待解决

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:破解医养断层,让服务衔接更高效

我国 60 岁以上长者中,75% 患有慢性疾病,4000 万失能半失能长者需 “医疗 + 养老” 双重服务。但传统医养模式下,机构普遍面临 “四重困境”:

  1. 信息孤岛严重:医院电子病历、养老院照护记录、社区健康档案各自独立,长者转诊时需人工复印资料,数据遗漏、重复录入问题频发,甚至因病史不清影响诊疗;
  2. 服务响应滞后:长者突发低血糖、血压骤升等情况,养老院需电话联系医院,再手动传递健康数据,黄金处置时间常被浪费;
  3. 运营管理低效:人工记录照护任务、医疗耗材库存,统计报表需耗时 3-5 天,管理者难以及时掌握床位利用率、服务成本等核心数据;
  4. 合规风险高企:民政、卫健部门要求医养服务全流程可追溯,但纸质记录易丢失、篡改,医保报销时因 “证据链不全” 被驳回的案例占比超 20%。

这些痛点不仅降低长者服务体验,更制约医养机构的规模化发展 —— 而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,正是打破这些壁垒的核心工具。

二、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:3 大核心能力,重构服务闭环

优质的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,绝非简单的 “数据存储工具”,而是能实现 “医疗 - 养老 - 监管” 全链路协同的 “智慧中枢”,核心能力集中在三大维度:

1. 数据互通:打破 “信息孤岛”,实现 “一人一档”

系统平台作为数据枢纽,可实现多端数据无缝对接:
  • 跨机构互通:对接合作医院的 HIS 系统(医院信息系统)、LIS 系统(检验信息系统),长者在养老院即可调阅住院病历、化验报告,医院也能实时查看长者在院照护记录(如用药情况、康复训练进度);
  • 跨设备互通:连接养老院的智能床垫、穿戴监测设备(心率、血糖仪)、社区健康一体机,数据自动同步至系统,无需人工录入,异常数据(如夜间离床超 1 小时、血糖超标)实时标红预警;
  • 跨角色互通:医生、护理员、家属、监管人员各有专属端口 —— 医生远程调阅数据制定诊疗方案,家属通过小程序查看长者健康报告,监管部门在线核查服务记录,实现 “数据多跑路,人员少跑腿”。

2. 服务闭环:从 “被动响应” 到 “主动服务”

系统平台通过流程数字化,构建 “预防 - 诊疗 - 康复 - 照护” 全周期服务闭环:
  • 预防阶段:AI 算法根据长者健康数据(如血压波动、血糖趋势)自动生成慢病管理计划,推送用药提醒、饮食建议至护理员与长者家属;
  • 诊疗阶段:支持远程问诊功能,养老院长者无需往返医院,通过系统与三甲医院专家视频会诊,医生在线开具处方后,系统自动同步至养老院药房,实现 “问诊 - 配药” 无缝衔接;
  • 康复阶段:医院康复师制定的训练方案(如肢体活动频次、理疗时长)同步至系统,护理员按方案执行并记录进度,康复效果数据实时反馈给医生,便于动态调整方案;
  • 照护阶段:系统自动生成照护任务清单(如助餐、翻身、康复训练),护理员扫码签到完成任务,服务过程拍照留存,避免 “漏服务、虚记录” 问题。

3. 管理与合规:降本增效,规避监管风险

系统平台通过数字化管控,解决医养机构运营与合规痛点:
  • 运营提效:自动统计床位入住率、护理员工作量、耗材库存,生成可视化报表(如 “月度慢病管理服务占比”“床位周转率”),管理者 10 分钟即可掌握运营全貌,决策更精准;
  • 成本优化:耗材管理模块设置库存阈值,低于阈值自动提醒采购,避免积压浪费,某机构引入后医疗耗材成本降低 18%;
  • 合规保障:内置政策合规模块,自动留存服务记录、健康数据、用药台账等电子档案,支持一键导出监管所需报表(如《医养服务月度核查表》),满足民政、医保部门的追溯要求。

三、选择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,必看的 4 大标准

并非所有系统都能适配医养机构需求,选型时需重点关注:
  1. 兼容性:是否支持对接不同品牌的智能硬件(如不同厂家的智能床垫、血糖仪)、不同医院的 HIS 系统,避免 “买了设备用不了”;
  2. 易用性:护理员多为中老年群体,系统需界面简洁、操作步骤≤3 步(如 “一键发起远程问诊”“扫码完成照护记录”),并提供视频教程、线下培训;
  3. 安全性:长者医疗数据属敏感信息,系统需通过等保三级认证,具备数据加密传输、多级权限管理(如护理员仅能查看分管长者数据)、定期备份功能;
  4. 服务性:厂商是否提供 “落地培训 + 7×24 小时故障响应 + 年度升级”,避免 “系统上线后无人维护”,确保长期稳定运行。

四、总结: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,不止是工具更是 “增长引擎”

对医养机构而言,引入医养结合信息化系统平台,不仅能解决 “服务衔接难、管理效率低” 的眼前问题,更能通过数据沉淀优化服务模式 —— 比如分析长者需求数据,新增 “糖尿病专属照护套餐”;通过远程问诊拓展服务边界,吸引周边社区长者。
未来,智慧医养是必然趋势,尽早布局适配的信息化系统平台,才能在行业竞争中抢占先机。如需获取本地医养机构的系统落地案例,或了解适配中小机构的轻量化方案,可留言咨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