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资讯

您当前所在的位置:首页 > 新闻资讯 >行业新闻

不少康养机构在选购康养系统时踩过坑:花数十万采购的系统,因对接不了医院数据沦为“数据仓库”;护理员因操作复杂抵触使用,最终闲置;遇到故障厂商失联,系统成“摆设”。调研显示,60%的机构认为“选型失误”是智慧化转型最大障碍。其实选对康养系统,关键看4个核心指标,而非盲目追求功能多。

康养系统怎么选?4大核心指标避开“买了不用”陷阱

指标一:场景适配性,拒绝“一刀切”产品。不同机构需求差异极大:中小型养老院需侧重“基础护理+合规管理”,系统要简洁易操作,支持护理任务派单、电子档案留存;高端康养综合体需“全域服务”模块,覆盖医疗、文旅、社交等场景,支持定制化服务方案;社区康养中心则需“居家对接”功能,能联动家庭智能设备。
指标二:兼容性,确保“真互联”而非“表面对接”。很多系统宣称“可对接多设备”,实则仅支持手动上传数据。优质系统需能无缝对接公立医院HIS系统、不同品牌智能床垫、医保结算系统,且对接工作由厂商全程负责。
指标三:服务保障,避开“一锤子买卖”。康养系统需长期运维,厂商服务至关重要:落地前要上门调研,定制配置方案;落地后提供分角色培训,确保护理员、医生、管理者都能上手;承诺24小时远程故障响应,48小时内上门维修。某机构因选小厂商,系统故障后无人处理,停滞服务3天引发家属投诉,更换有服务保障的厂商后问题彻底解决。
指标四:数据安全,守住“合规底线”。长者健康数据属敏感信息,系统需通过等保三级认证,具备数据加密存储、多级权限管理功能,确保数据不泄露、不篡改;同时支持一键导出民政、医保部门所需报表,满足监管追溯要求。
选康养系统的核心是“匹配需求”,而非追求“高大上”。机构可先梳理核心痛点,再对照指标筛选,必要时要求厂商提供试运营服务。选对系统,才能让智慧化真正落地增效。